Search


很久沒有更新文章了,最近台灣出現越來越多的fine dining餐廳,真的是一間接著一間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很久沒有更新文章了,最近台灣出現越來越多的fine dining餐廳,真的是一間接著一間開
其實從很早之前就有想過要寫一篇關於料理意義的,
最近看電視發現一個現象,如果在日本或者法國電視台訪問客人說這東西好不好吃,他們會說:這個東西很好吃,(說不好吃的會被電視台剪掉,然後日本人不好意思說不好吃,即使很難吃也會笑著說好吃!哈哈),除了口感的表達外,對於這道料理的一些想法也會表達出來,例如說,他們覺得這道料理可以跟週遭的環境融合,用的食材都是社區附近店家的食材,會讓人覺得很貼切,或者說他們覺得這個料理的想法,與店家想要客人感受的氣氛是很一緻的,類似於這樣的說詞,在台灣餐廳的報導或者介紹訪問客人的時候,比較少聽到,大部分都是說,好吃,或者口感blablabla結束
在於料理比較深刻的體會部分,我覺得一般的客人,是很少能夠感受到的,當然如果只是路邊攤,還是金峰,金仙,名家,直接吃就是了,還管他什麼深刻的體會,吃八方雲集吃了100顆鍋貼,我想也是體會不出什麼含義東西來的,如果真的要胡說八道也是可以說幾句,從這個長方形的小東西看來,寬2公分,長7公分,比起其他的鍋貼,做成這種標緻的長方形,除了一次下鍋的數量達到一致,產量提升,另外客人吃了餡料不會亂掉,長條狀方便入口,還可以感受到傳統千年中國文化的演變,意義深遠..........
OMG又屁話太多了,我覺得在體會方面除了餐廳料理想要帶給客人的感受,還有客人的接收能力,體會能力,吃料理如果沒有時常去思考,是很難可以感受的,花了幾千元吃飯的結論只有好吃或不好吃,這樣有點悲慘,對於店家以及廚師也很不公平,他們用心做出來的料理,想要表達給客人的料理就因為不合口味就被認為不好吃,廚藝真的是一門藝術,只有吃得懂的人才會去欣賞
就像看畫一樣,如果不懂畫的人看一幅畫看一天也看不出東西,懂藝術的人,看一眼就能看出深度,但是這些都是需要有人帶領,教導,把畫分成三等份,或是九宮格,圖像的對比,或是天空的部分較多,有其宗教的意義.......吃料理也是,一個風乾番茄,在一般人眼裡就是一個番茄乾,對廚師來說,他濃縮了番茄的風味,必須烘乾8-12小時,所有的精華都在裡面,是義大利料理的代表blablabla,吃飯時帶著一位廚師去(如果能幫他付錢那更好了~),聽聽他的胡說八道也可以學到一些知識,或者問問外場這道菜的作法,那吃下去才是你得到的,而不是只有熱量和大便
台灣人太講究cp值,只要便宜大碗好吃才是重點,
雖然這是沒有文化的料理,沒有含義的料理,但是卻可以填飽肚子,是大部分人的需求,如果每個月能夠有一次去好一點的餐聽思考一下,體會一下,那麼可能那種打卡拍照咖啡廳會少一點,有文化有特色的小酒館會多一點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大家好,我是台北大帥哥 在這邊我會分享我自己的創意食譜 以及廚房小知識
View all posts